冬瓜栽培技术规程
目 录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爬地栽培……………………………………………………………………… 1
3.2压蔓…………………………………………………………………………… 1
4、产地环境条件………………………………………………………………… 1
5、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1
5.1深翻整地……………………………………………………………………… 1
5.2施足基肥……………………………………………………………………… 1
5.3播种育苗……………………………………………………………………… 1
5.4合理施肥……………………………………………………………………… 2
5.5病虫害防治…………………………………………………………………… 3
5.6采收与贮藏…………………………………………………………………… 3
6、田间档案记载
附录A(规范性附录)冬瓜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名称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田间档案记载表
前 言
冬瓜是我省重要的蔬菜和食品加工原料之一,近几年在我省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规范其栽培技术,根据我省冬瓜栽培经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南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麒月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裕香冬瓜合作社、常德市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 浩、廖志平、罗力卷、彭 洪、郑跃民、刘艾俊
冬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冬瓜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84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393—2000绿化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爬地栽培和搭架栽培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冬瓜的爬地栽培。。
3.2 压蔓
由于冬瓜不定根不发达,需及时压蔓,以防风将蔓吹到一起。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冬瓜产地的生态、土壤、空气环境质量及灌溉水质应符合GB/T18407.1或者NY5010的要求。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肥沃、保水、通气性能良好,PH值在6.5—7.5范围内的田地为好。
4.2 冬瓜喜高温多湿,不适宜低温干旱。冬瓜整个生育期都要求湿润,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但耐涝能力差。在缺水干旱时,冬瓜生产缓慢,畸形瓜多。
5、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5.1深翻整地,合理密植
年前深耕晒坯,深度30—50cm,垄宽8—9米,垄沟底宽30cm,深30cm;腰沟40cm,围沟50cm。三沟相通,并形成一定的落差,确保雨住地干。拖沟埋肥,一边一条,冬瓜苗栽两条肥料中间,沟一定要拖直,盖1.2米微膜,每亩栽200—300株(根据地力灵活调整)。
5.2 足施基肥
肥料按NY/ T394要求执行,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500Kg,撒施翻耕土中,定植时每穴施入有机肥100g、土杂肥700g。
5.3 播种育苗
5.3.1种子
选择抗病、抗逆能力强、内腔小、肉质厚、产量高的优良杂交冬瓜种。
5.3.2育苗
三月中上旬,选择背风向阳平地作苗床。先对床土用多菌灵、噁霉灵等对床土进行充分消毒,每亩制钵400个左右,抢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后浅盖覆盖物,避免盖土过深影响正常出苗。
5.3.3适时移栽
四月中下旬开始移栽,栽前一周揭膜炼苗,并带药下田。
5.4合理施肥
肥料按照NY/T394的要求执行,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速效性氮肥,增施磷钾肥。
5.4.1提苗肥:冬瓜定植后667m2用300kg发酵好的人粪尿兑水淋蔸,结合沟施或穴施生物有机肥50—60kg/667m2(施肥时肥不能直接接触根系),结合叶面喷施2—3次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5.4.2膨瓜肥:冬瓜若瓜有3—4斤重时每亩施腐熟的饼肥100—150kg/667m2,结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与0.3%尿素混合液,促进果实膨大。
5.5病虫害防治
5.5.1主要病虫害
冬瓜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蚜虫、黄守瓜、瓜绢螟、蓟马等。
5.5.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原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密集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其复配农药(具体农药名称见附录A)。严格按照(GB4285、GB8321、NY/T319的规定施好农药。
5.5.3防治方法
5.5.3.1农业防治
a,选用抗病良种。
b,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切不可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c,冬季清园,铲除杂草,深翻耕地,消灭越冬病源及虫蛹,减少翌年病、虫源基数。
5.5.3.2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驱避性进行防治,用银灰色地膜和遮阳网驱赶;悬挂黄色黏虫板或者黄色机油板诱杀蚜虫。
5.5.3.3生物防治。
认真做好虫情测报工作。选择最佳时期释放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活动的环境条件。选择施用对天敌杀伤力低,副作用小的农药,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防治冬瓜病虫害。
5.5.3.4化学药剂防治
冬瓜病虫害农药防治见表1
表1 冬瓜主要病虫害的化学药剂防治
防治对象 | 农药名称 | 使用方法 | 最多使 用次数 | 安全隔离期 |
冬瓜疫病 | 50%烯酰吗啉 58%甲霜·锰锌 | 1500倍喷雾 500倍喷雾 | 3 3 | ≥10 ≥7 |
冬瓜霜霉病 | 50%氟醚菌酰胺 杜邦、克露 | 6000倍喷雾 800倍喷雾 | 3 3 | ≥10 ≥10 |
瓜绢螟 | 氯虫苯甲酰胺 四氯虫酰胺 | 5000倍喷雾 5000倍喷雾 | 3 3 | ≥7 ≥7 |
蚜虫 | 10%吡虫啉 | 2000倍喷雾 | 3 | ≥10 |
5.6采收
冬瓜转色上霜后即可采收,采收时应轻摘轻放。
6、田间档案管理
6.1投入品生产质量安全跟踪档案
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时,需作好简明记载,记载方法、内容见附录B中的表B1。
表B1投入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跟踪档案
丘块名称 |
| 面积667m2 |
| 品种 |
| ||||
序号 | 使用日期 (月、日) | 品名
| 剂型 | 生产厂家 | 用量 | 施用 方法 | 效果 | 记载人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注1:根据投入品顺序逐项记载。 注2:用量为每667m2用量,化肥计量单位用kg,农药计量单位用g或ml。 | |||||||||
6.2生产操作记载档案
冬瓜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农事操作,如整地、播种、施肥、病虫防治等,应逐项如实记载。要体现效果时,应及时检查实际效果。记载方法、内容见附录B的表B2.
表B2生产操作记载档案
丘块名称 |
| 面积667m2 |
| 品种 |
| ||||
序号 | 土壤种类及 肥力、前作 | 操作日期(月、日)
| 操作内容与 方法 | 完成情况及效果 | 记 载 人 | ||||
1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6.3物候期的记载档案
对冬瓜生育期中的多个物候期,如播种期、发芽期、蕾期、膨果期等做好详细记载,记载方法见附录B的B3。
表B3 物候期记载档案
丘块名 |
| 面积667m2 |
| 品种 |
| ||||
播 种 期 (月、日) | 发 芽 期 (月、日) | 齐 苗 期 (月、日) | 现 蕾 期 (月、日) | 座 瓜 期 (月、日) | >12℃ 有效 天数 | 总 叶 片 数 (片) | 记载人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