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开展湖南酸、碱性水稻土氮肥用量试验
田间试验现场
专家开展田间调查
2018年5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与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刘四义博士一行来常德市鼎城区指导开展“湖南酸、碱性水稻土氮肥用量试验”。
该试验分别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项目来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土壤氮转化特性对土壤氮去向的作用机理”,试验主要研究氮肥用量和土壤氮转化调控措施对酸碱性水稻土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微区标记技术和数值分析模型量化两种水稻土氮转化速率与氮肥去向的关系,为水稻氮肥减量增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试验地地点分别位于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和灌溪镇,项目实施单位为常德市鼎城区耕地质量管理处。
鼎城区碱性土面积约20万亩,农作物常年施肥量比酸性土高出20%以上。早在2017年12月下旬,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张金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颜晓元研究员、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李明德研究员、刘琼峰副研究员一行,详细调查了常德鼎城区典型碱性土壤区十美堂镇农户早晚稻的施肥量、施肥类型、产量情况与典型酸性土壤区灌溪镇农户早晚稻的施肥量、施肥类型、产量情况,并分别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按照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安排,2018年,常德市鼎城区耕地质量管理处在两个乡镇选择田块,开展酸、碱性水稻土氮肥用量试验,针对不同酸碱度土壤进行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